國立陽明交大博雅書苑
LAC COLUMN

博雅專欄

系列課程課.城市:以城市為課,課在城市裡 – 張立鴻
系列課程課.城市:以城市為課,課在城市裡 – 張立鴻

博雅專欄

系列課程課.城市:以城市為課,課在城市裡 – 張立鴻

課.城市系列課程:以城市為課,課在城市裡

一轉眼,又到了九月開學迎接新生與新學期的時刻,博雅書苑除了協助同學的加退選與學分認證事宜、協助安排老師們開設課程所需要的教室/跨校區教室、遠距教學、教學助理的聘雇等等例行事務。同時即將推出自暑假初便開始精心籌備的「課.城市」新系列課程的宣傳工作也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課.城市是一系列文史踏查與創意實作的模組式課程,以「以城市為課,課在城市裡」為發想,並以校園為輻輳加以周圍的人文地景向外發散作為課程的場域。帶領同學走進社區,從時間與空間的變化探索人與社會之間的關聯性。
在本學期的課.城市中將先從陽明校區所在的北投區出發,帶領同學「走進老北投」:北投的地名源自於平埔族語裡的「ki-pataw」,也就是「女巫」之意,認為北投的地熱谷是因為受到女巫的施法,才會終年冒出氤氳蒸騰的煙霧。這塊區域由於這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發展出台北市十分著名的「溫泉街廓」。在城市的發展上,北投曾歷經數次公民文化與永續發展運動成為少數具有社區發展憲章(北投憲章)的社區之一。以北投溫泉博物館的設立為例:該館原為1913年由日人所建立的公共澡堂,在戰後因年久失修而廢棄。沒想到在1994年北投國小師生鄉土教學的課程中,意外發現建物的歷史價值,因此同學發起連署向台北市政府遞交陳情書引起了大家對於歷史建物保存的關注。經當地的民意代表、學者與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有了「北投溫泉博物館」的誕生,也是北投地區文史創生與社區居民重視環境永續發展願景與公民意識的濫觴。這段往事提醒了我們在學校推廣環境與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期盼透過校園以外的踏查與實作的課程,結合領域課程中「個人、社會與文化之領域」的架構作為公民與環境教育的典範課程。而繼「走進老北投」後續也將陸續推出「走進唭哩岸」、「走進大稻埕」….等等逐漸形成完整的系列課程。
心理學家Bronfenbrenner(1979)曾提出生物生態學理論,從發展心理學的觀察角度出發,認為個體的成長是生物與周圍環境因子,包含了學校、社區等人我關係、價值觀、社會文化等系統與時間交互作用的動態發展歷程。希望能在這一系列的課程中跟同學一起探索周圍的環境;透過包含校園在內的城鄉社會文化的探索與知識的深化,也是認識自己、探索自我的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書苑很慎重的規劃了這一系列的課程,邀請各校區的同學們與我們一起「課.城市」吧!